查看原文
其他

废纸进口“量价齐跌”凸显纸业困局

2014-10-15 包装地带

从废纸进口的起伏一窥造纸行业的全貌。我国作为世界造纸第一大国,废纸进口早已成为行业发展的“风向标”,废纸进口量和价格涨跌的背后,反映出的正是造纸行业兴衰的变迁。

  昔日风光今日难觅

  近几年,造纸行业的发展留下了过山车般的“轨迹”。2008年,遭受国际金融风暴重击之后,我国造纸行业开始“麻烦缠身”,历史性产业困局征兆不断。从2009年开始,造纸行业断崖式下滑一直持续到2010年。虽然之后有所复苏,但在2012年之后再次急转直下,并在2013年首次陷入零增长“泥沼”,直到今年依然毫无复苏迹象。

  造纸原料对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自明。自上世纪90年代国内纸企使用废纸造纸以来,废纸的使用量持续攀升,2013年废纸浆占纸浆消耗总量65%以上,尤其是废纸每年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。海关数据显示,1999年,废纸进口量仅为251万吨,之后以每年200万吨至500万吨的速度增长,到2012年废纸进口量超过3000万吨,达到3007万吨的历史高峰。

  3000万吨是什么概念?先让我们看看全球废纸进出口的数据。当前,北美、欧洲和大洋洲是3个废纸净出口地区。2012年,北美废纸净出口2071万吨,欧洲净出口965万吨,大洋洲净出口164万吨,3个地区合计净出口3200万吨。对比两个数字来看,我国几乎采购了全球出口的大部分废纸,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之前我们看到的都是废纸进口持续“量增价涨”。

  “只进不出”绝非良性发展之路

  没有永远增长的市场。造纸行业的好日子似乎走到了“拐点”。从2013年开始,我国废纸进口进入下降通道,当年进口量降为2924万吨,今年上半年仅进口废纸1411.4万吨,预计今年全年进口量2830万吨,比去年再度下降100万吨。

  如今,横扫全球废纸市场的中国造纸业走上了“下坡路”,如此窘境愈发显示出造纸大国的“羸弱”,而下滑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市场触到了“天花板”。

  从大的方面来说,造纸产业格局的不合理制约了行业发展。10年的快速发展,严重透支了行业的支撑能力;产能的过度增长,拥塞了市场的消化能力;成本大量蚕食利润,拖累了企业的服务能力;原料高度依赖进口,削弱了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。

  从小的方面来说,造纸企业的急功近利造成了当前的行业困境。企业都是逐利的,一拥而上的过度投资,造成了部分纸种的阶段性产能过剩,也拉低了整体的盈利空间。拼争市场的低价战略,虽能暂时赢得些许市场份额,但却丢掉了大块的利润。抢做老大的经营方式,没有把别人拉下马,自己却险些跌入水沟。

  从政策层面来说,“闭关锁国”政策钳制了纸业外贸发展。一个依赖大量进口废纸的造纸大国,却在2007年被禁止利用废纸生产的纸及纸板的出口。面对广阔的国际市场,中国造纸企业却被禁锢在国内一隅互相拼争,“窝里斗”的结果就是自身遭受严重“内伤”。中国造纸企业用沉痛的事实证明,“只进不出”的国际贸易市场绝非行业良性发展之路。

  面对行业的低迷,生存成了当前造纸企业的关键。现在需要急迫解决的问题是,让造纸业恢复元气,让产能和市场相适应,使企业回到正常、理性的发展轨道上来。

  进口创下“十二连跌”

  我国废纸进口量2013年首次出现下降,2014年更是持续“量价齐跌”,废纸月度进口量从去年11月份开始已连续8个月负增长,废纸进口每吨单价从去年6月份起连续“十二连跌”。其实,连跌的背后是造纸业的国内市场、行业需求和国际背景3个方面“下行”的反映。

  国内市场方面,我国废纸回收利用率逐步提高,国内废纸供应量的提升导致进口量的下降。2009年之前,进口废纸占全行业所消耗废纸浆的比例一度接近50%。此后几年,国内废纸供应稳步上升,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废纸资源的供应,平抑了不断高企的国际市场废纸价格,也是近几年废纸进口数量起伏的重要因素。

  行业需求方面,行业的“天花板”让企业痛苦万分,市场的持续低迷,导致成品纸销售下滑,生产成本压力加大,不得不以减产、停产应对,因此工厂对废纸需求减少,原料采购积极性不高,导致废纸现货市场无甚实单,成交较少。

  国际背景方面,当前全球造纸业都在开展对资源的争夺,各国对废纸资源的需求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。为了确保本国的废纸供应,欧美日等主要出口地区开始减少废纸出口量,导致国际市场上可供出口的废纸减少。国内企业为保证质量和利润,尽量选择质优价低的产品进口,导致进口废纸数量和价格的下降。

  掩卷长思,我们必须承认,对原料资源的“失控”是中国造纸业的“硬伤”,我国虽是最大的废纸净进口国,但在国际市场废纸价格不断攀升的局面下,反而没有多少话语权。直到如今,却在“内忧外患”之下迎来了废纸价格的下降。造纸行业是产业链较长、涉及面广的产业,虽然我国已经登上了巅峰,却暴露了自身的脆弱。精彩的乐章也有低潮。中国纸业想要再崛起就需要造纸企业调整结构、提升管理、做好服务、提高效益。

来源:中国绿色时报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